2015地球一小时呼吁公众立即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2015-03-30 16:09:25.0

如何驱散雾霾、重见蓝天?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聚焦“能见蔚蓝”,倡导能源转型,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呼吁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始低碳生活。

28日晚8点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在首都博物馆开启地球一小时“能见蔚蓝”之夜。上海、西安、深圳、成都、西宁等地也纷纷以“能见蔚蓝”为主题,举办艺术展、骑行和夜跑等活动倡导节能环保。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WWF于2007年发起,倡导公众、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走进中国,成为凝聚环保力量的绿色节日。

 “这一小时里所点燃的环保热情和所凝聚的行动力量,将引导我们超越一小时,激励更多人发挥自己的力量,支持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与碳排放,共同守护蓝天。”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说。

据WWF(中国)项目执行总监李琳博士介绍,2015地球一小时活动将覆盖全球24个时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强音。

27日晚8点半到28日晚8点半熄灯前,地球一小时以“24小时倒计时”的形式,为公众呈现了24个生活中的可再生能源故事。从上海“能量公园”艺术装置到首都师范大学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从四川熊猫保护区野外气象站太阳能电力到黑龙江木耳培养基生物质燃料……各种创意与示范,让公众了解可再生能源,让低碳生活更加可感、可知、可效仿。在云端,已有超过百万网友参与2015地球一小时“能见蔚蓝”互动接力,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蓝天发声。地球一小时全球大使李冰冰等明星志愿者录制主题视频,鼓励公众发挥自己的力量,扭转气候变化,守护蓝天。

手机逛国美
点击或扫描下载